1、设计巧妙,占用空间小,不影响操作
充分利用原叶子板的位置,把叶子板的导向功能和假捻功能有机的合成一体,且实现了单锭独立,占用空间小,接头、落纱等操作均不受影响的低捻纺纱装置。
2、低耗
以五百锭以内的短车为例,只需在车头位置加装一0.25kw的减速电机,给驱动龙带提供稳定的动力
3、捻回传递稳定,纱线捻不匀小
通过自重贴合在龙带表面,通过龙带摩擦传动,从而实现该装置给纱线稳定的捻度传递
4、纺纱断头少、回花少
前罗拉钳口到导纱钩这段原本捻度最低、最容易产生断头的纺纱段捻度和强力都大幅度提高,加念三角区缩短,钳口纤维转移率也相应提升从而消除了纺纱段的断头
5、增加纱线强力、减少毛羽、提高车速
对纱线的毛羽起包缠的作用,使其紧贴纱体。此技术大大提高了纱线的可纺性,提高了机台的生产效率,增加了纱线的强力、减少了毛羽。保证了机器可以高速运行。
通过加装低捻纺装置,可以为纺纱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。以某企业生产纯棉赛络21支低捻纱为例,改造前细纱前罗拉速度为180转,且细纱状态不好,断头较多,加装低捻纺装置后,前罗拉速度直接提高至260转,产量在原来基础上提高40%,且细纱断头较之前还有所减少,强力提高8%,毛羽减少40%。该装置维护保养简单,后期专件器材投入少,维护成本低。无废水,废汽和化学用剂排放,较低的投资运行成本。一天一台车(480锭)可增加效益450元左右,半年即可回收投资成本。这还不算超柔纱线本的身带来的附加值(一般超柔纱线较普通环锭纺纱线卖价可提高500-1000元吨)。对于传统环锭纺纱来说,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效益。
关注纱线网公众号,送《梳理宝典》